为帮助广大师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脉络,拓展智慧教育场景应用思维,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与学生数字化实践能力,10月20日,中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后魏磊教授来到我校岳家湖校区,以《从判别式到生成式,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浅析——兼论AI大模型赋能智慧教与学》为题,开展专题讲座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刘明主持讲座,健康和管理学院(人工智能与信息学院)相关专业教师及2025级新生代表参加讲座。
讲座中,魏磊教授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概念到深度学习驱动突破,再到当下“基础层—技术层—应用层”三层架构演进的关键历程,重点分析了认知智能提升、工业互联网与AI深度融合等产业趋势。他结合典型案例,深入解析视觉、语言与多模态大模型的类型特征,并以DeepSeek R1模型为例,分享本地部署的关键步骤和部署条件。

在教科研落地环节,魏磊教授围绕“可用、易用、实用”三大主题,介绍了大模型工具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具体实践路径,展示其在课程设计、教学资源生成、论文研读与文献综述等方面的赋能成效,并向师生推荐了元知AI、知网研学等工具平台。互动交流环节,魏教授就模型选择、硬件适配、性能调优等师生关切问题作深入解答,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技术理解与应用信心。
此次讲座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,对我校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的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。与会师生表示受益匪浅,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动力,持续提升智慧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,助力学校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。(朱琪 通讯员:张铎)